參觀諾頓西蒙美術館(Norton Simon Museum),是此趟美西一個月旅程的告別演出。我們將車子開上110號公路往北走,一會兒就抵達帕莎迪納(Pasadena)市區,沿著帕莎迪納舊城的科羅拉多街直走,就可以找到它。越靠近美術館,越能感受到藝術氣息,不斷自四周聚攏過來。停車場的中央圓環,豎立一座穿越四方形廣場的古銅雕塑(作品01,20世紀英國人,黑普瓦絲Barbara Hepworth的作品)。參觀美術館要買門票,星期二休館,開放時間從中午12時起,星期五到下午9時,其他日子開放到下午6時。

 

01

    之前,參觀過蓋帝別墅博物館(Getty Villa),它的藝術品,大多為古希臘、古羅馬的大理石和鍍青銅雕像。這裡的展出內容,則為14到19世紀歐洲的油畫、20世紀的重要藝術創作,還有與印度宗教有關的雕塑藝術品。這些都是美國企業家諾頓西 蒙 先生畢生的收藏,在1969年62歲時,他無私的公諸於世讓人參觀,雖然已於1993年辭世,但我相信,這些留給後人的藝術資產,一定會潛移默化每位參觀者的心靈。

 

    進入美術館參觀,工作人員只允許拍照,不准攝影,也不可以使用閃光燈,這比起在國內大小參觀,什麼都不准,可是大方許多。因為諾頓西蒙美術館的展覽品,橫跨不同時期,具有不同年代的創作風格,讓我起了打破沙鍋問到底的念頭,很想了解畫作的內涵與背景。當我在寫這篇遊記時,便有一種寫功課、作報告的衝動,思考用什麼方法才能詳盡介紹給大家。回台灣以後,我花了很長一段時間,上網收集相關資料,並且逐一核對,若有掛一漏萬,尚請見諒。

    錫耶納畫派是義大利14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美術流派之一,世紀中期的代表人物洛倫澤蒂兄弟(Pietro Lorenzetti),其作品特色在於寫實精進,人物的形像秀麗多姿,用色細膩,作品02左邊畫『先知Elisha,右邊畫『聖約翰浸禮會教友』,這都只是大幅繪畫的小部份。Rexach Juan則是15世紀在西班牙巴倫西亞的重要畫家,作品03是描述耶穌釘死於十字架,聖母抱著小孩登基,有天使在場。

02

03

    16世紀,克拉納赫(Cranach Lucas)曾任宮廷畫師,參加過宗教改革運動,擅長裝飾設計和插圖,是德國繪畫和版畫繁盛期重要藝術家之一,作品04『亞當和夏娃』敘述伊甸園裡,被蛇誘惑而偷嘗禁果的故事。拉斐爾(Raphael)是義大利畫家,也是建築師,他模仿達文西的技法,形成圓潤柔和的繪畫風格,再用世俗化的方式處理宗教題材,將作品05『聖母和聖嬰跟書』的畫像生活化,充分表現平和與安祥的美感。Pencz Georg是德國雕工、畫家和製版工人,專長彩繪肖像,作品06『一名睡覺的婦女』,是他的傑作。

04

05

06

    17世紀,林布蘭(Rembrandt Van Rijn)是荷蘭偉大的藝術家之一,他善於運用光與影的強烈對比,創造與眾不同的繪畫,從作品07『男孩的畫像』,不難看出端倪。魯本斯(Peter Paul Rubens),出生於德國,卻是比利時法蘭德斯的畫家,巴洛克畫派早期的代表人物,他的畫作以宗教題材、肖像和神話故事為主,作品色彩豐富且充滿動感,作品08『聖徒羅耀拉』和作品09『在耶穌基督墳墓裡的聖潔婦女』是他的傑出作品。吉多雷尼(Guido Reni)是義大利巴洛克畫派畫家,以神話和宗教題材作品中所表現的古典的理想主義著稱,畫風具有嚴謹的素描,色彩明快,作品10『聖徒塞西莉亞』頗能展現他的繪畫功力。

07

08

09

10

    18世紀,帕里尼(Pannini Giovanni Paolo)是新古典主義時期義大利畫家,擅長繪畫氣勢宏偉的建築場景,作品11『羅馬聖彼德教堂的內部』是他的代表作品。提也波洛(Tiepolo Giovanni Battista)則是重要的威尼斯派裝飾畫家,也是義大利洛可可的代表人物,他的作品遍及各處教堂、宮室和畫廊,作品12『莊嚴和美德對於無知的勝利』就是畫在天花板上的作品。洛可可是延續巴洛克在歐洲的藝術風格,是一種明亮、精巧和裝飾的藝術風格。Maurice Quentin de La T our法國人,專攻肖像繪畫,採用柔和的淡色彩為其作畫特色,作品13『自畫像』的神韻與光線的掌握都能恰到好處。

11

12

13

    19世紀有更多知名的繪畫大師,大都耳熟能詳。梵谷(Vincent van Gogh)荷蘭人,最被人稱道的是對光與顏色的處理,他的筆觸沉重,所以畫布上都留下一層深厚的顏料,畫作在死後才被世人重視,作品14『一個鄉下人的畫像』作品15『帶白色帽子鄉下女人的頭像』作品16『牧師花園的冬季雪景』作品17『桑葚樹』作品18是梵谷畫自己『母親的畫像』。塞尚(Paul Cezanne)法國人,是後印象畫派的代表人物,畢生追求表現形式,對色彩、造型都有新的創造,被稱為現代繪畫之父,作品19『多米尼克叔叔』。

14

15

16

17

18

19

    高更(Paul Gauguin)是法國後印象派畫家、雕塑家、陶藝家及版畫家,他在大溪地的畫作令人印想深刻,作品20『大溪地的女人和男孩』是他的代表作。人稱『印象派之父』的莫內(Monet)生於法國,作品21『畫家的花園』作品22『塞納河口』是他的作品。雷諾瓦(Renoir Pierre-Auguste)也是法國印象派畫家,擅長畫婦女與兒童,作品23『巴黎藝術橋』作品24『斜倚的裸體』。馬奈(Edouard Manet) 反對細部繪畫的矯柔做作,而以強烈、純真的色彩來替代過於黯淡的表現,其作品25『拾破爛的人』。

20

21

22

23

24

25

   現代和當代藝術,亨利馬蒂斯(Henri Matisse) 法國人,他脫離印象主義改採自由奔放的繪畫技巧,成為野獸派泰斗,作品26『黑披肩』作品27『在沙發上的裸女』作品28『宮女和鈴鼓』。蒙地利亞尼(Modigliani Amedeo) 義大利人,是一位傑出且放蕩不拘的藝術家,創造自由變形,優雅純美的作品29『藝術家夫人』。畢卡索 (Pablo Picasso)西班牙畫家,為立體主義的創始者,20世紀現代藝術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,遺世的作品高達2萬多件,包括油畫、素描、雕塑、拼貼、陶瓷等作品,畢卡索是少數能在生前名利雙收的畫家,作品30『公羊頭』作品31『阿爾及耳婦女』作品32『婦人與書』作品33『婦人與曼陀琳』,是該館重要的收藏品。

26

27

28

29

30

31

32

33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tu383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