起得早的我們,直接推開城堡大門,到附近村落走走,有兩位男士未經同意就自動自發的當起地陪,一路指指點點的帶路,最後還蹲在大門前的牆邊不走。看到居民開始忙碌的一天,婦女使用竹掃把打掃庭院,不管是提牛奶的,或準備上工的男士,老遠看到我的相機正瞄準他們,都會自動停下來讓我拍照,然後才微笑的離開。

 

    昨天回來的晚,今早要離開了,才安排參觀古堡。堡主人熱心的為我們做簡單的導覽,大家跟著上上下下巡禮一番,房子是顯得老舊,一盞深藍色玻璃吊燈吸引每個人的眼光,這大概是整座古堡最珍貴的收藏吧!噴水池裡裝有探照燈,中間白色的塑像翹起兩撇鬍子,他是建立古堡的王公,自古以來站在那兒,看著每個過往旅客,共同分享他的榮耀。分手前,堡主人順手折下叫辣木(Noom)的樹枝,同我們分享印度人最古老最天然的刷牙方式。

 

    車子離開城堡,又路過昨天逛過的小村莊,接著在一處休息站上廁所,有些人去選購紀念品或土特產。我走向室外,大太陽底下,對面建築工地有一群男女正忙著,女生多蒙面搬運砂石,男士則負責拌砂砌牆。工地旁邊有窮苦人家,用竹竿搭建的三角棚子,上面簡單披上幾塊布,過著艱苦的生活,讓人看得心酸,其實在印度這種可憐人多得是,已經見怪不怪。

 

    中途經過叫秋姆(Chomu)的市集,應大夥要求,停車獵艷。首先看到一個人,不刮自己的鬍子,卻猛刮別人鬍子。這市集規模不大,銷售物品與其他市集大同小異,比較特殊的是,可能附近盛產棗子,有幾個賣棗子的攤位連結在一起。因為停留時間有限,我快速走進路邊小巷,正巧一個大男生抱著小妹走過,被我攔了下來,小弟也湊過來,給了一張精彩的合照,這大男生的微笑讓我難忘。後來又碰上兩個女生,發現手心繪有漂亮的圖案,靈機一動,打開雙掌做勢往前推,她們搞不清楚也照著比劃,結果雙手當然進了我的相機。後來經過指點,我才知道印度的身體彩繪,有一個專有名詞叫Henna。

 

 

 

    下午2點,路邊田野變綠、馬路變寬,樹葉也比較茂盛,樓房越聚越多,我們終於風塵僕僕的到達拉賈斯坦省省會捷普(Jaipur)。1876年捷普為歡迎英國女王夫婿到訪,為了討好他的歡心,將全部建築物漆成粉紅色,所以捷普有個粉紅城市的美名。午餐後,前往參觀城市宮殿(City Palace),捷普舊城內的每條街道,都可以通往城市宮殿,目前宮殿只開放一小部分作為博物館供人參觀,其餘是現任王公的私人居所,居所一角豎立象徵家族的旗子,若上方加一小旗,表示王公在宮中,雖然目前沒有政治實權,但在當地仍享有崇高地位。

 

 

    博物館的中庭展示馬車及古代槍劍,穿過中間最大的議事廳,有兩只醒目的大型銀質水甕,是當年捷普王公前往英國,參加愛德華王子加冕典禮時打造的,甕子裝滿恆河聖水,據說每只水甕的容量足供一人飲用半年。跨過月光廣場與犀牛門,有歷代王公使用過的服飾、樂器及武器,其中最吸引人的是一件錦緞的巨大袍服,由於主人身材高大且肥胖,所以袍服有一般人的兩三倍大。走出博物館,一群鴿子在地上啄食,青枝阿姨好心為大家製造場景,用力揮手鴿子,不慎滑了一跤。

 

 

 

    風之宮殿(Hawa Mahal)是捷普的地標,外表看起來像一座巨大宮殿,其實只是一面粉紅色的厚牆,有5層樓高,953扇窗戶,聽說站在每個角落都感覺有風,因此得名。風之宮殿是為了嬪妃設計的,她們不方便外出,但可透過窗戶觀看外面的世界,不必擔心自己會曝光。當我們站在街上,仰望這座巨大的牆壁時,彷彿感覺到一群後宮佳麗,不時發出鶯燕的笑聲,朝觀光客指指點點。

    風之宮殿前面就是有名的崔波來市集(Tripolia Bazaar),我喜歡接觸印度人的生活百態,逛市集是最直接的方式。大街上人聲、車聲此起彼落,車水馬龍,還有比人命更值錢的聖牛,在街上毫無拘束的遊蕩,令人看得眼花撩亂,目不暇給。街道兩旁商店林立,商品包括銅器、民俗手工藝品、布料、皮革製品,應有盡有,這兒的織品、印花布、蠟染和手工繡布,多半鑲有亮片,或彩繪駱駝、孔雀、大象和花朵等圖樣,具有豐富的民族色彩,繡布和織品,甚至分別裁製成服飾、桌巾、床單、門簾等,兼具實用和收藏價值。為了有較多殺價空間,我們集體採購皮拖鞋、涼鞋,大家的收穫真不少,向來主張不必擁有任何物品的三哥,卻也意外的搶購了三腳皮凳。

   

   

   

   

 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tu383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