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寧市馬路寬闊不擁擠,河流水聲潺潺,樹林成蔭到處是高樓,柏油馬路,汽車來來往往的,一派是新興城市的姿態,一點也看不出千年古城的老態,若不是偶爾有戴白圓帽的回族人,或露出臂膀的藏民走過,很容易讓人以為這是中原的城市。西寧自古以來是兵家必爭之地,也是藏傳佛教的避難所,當西藏面對禁佛、滅法時期,喇嘛僧侶們,多流亡到這裡避難。它既是保護佛法,又是復興佛法之地,難怪有人說,不到塔爾寺,就不算到過西寧。

    坐了半小時的車,來到塔爾寺。寺廟前廣場,小販、商家排得好長,都是賣些紀念品的,表面看它貨色粗糙,其實可以找到吸引人的古老玉石,因為同伴們20多天前才來過這裡,看他們一頭栽進貨攤裡,便知是識貨人,我也跟著人群左右尋覓寶物。塔爾寺顧名思義就是先有塔身,再擴建成寺廟,規模之大,成為黃教的六大叢林之一。塔爾寺距西寧26公里,為紀念黃教創始人宗喀巴而建,最引人注目的是寺前的八塔,一字排開,好不威風。600年來寺廟不斷擴充,大小殿堂、經院不計其數,僧侶們在古木參天下修道念佛,融入天地之間,期望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。我們一路順坡而上,殿塔層層疊疊的,到處是金碧輝煌的建築。

    護法殿的凶神,確實讓人嚇一跳,這和中原佛像的慈眉善目迥然不同。地陪說,收編的凶神,專治惡人。這話讓還在心驚之中的我們,情緒稍微緩和一些。大金瓦寺前的信徒,雙手合十跪地膜拜,一遍又一遍的禱告,磕著長頭,有的藏民轉動經輪,在祈求國泰民安,讓世界永久和平吧!花寺前的『憩石』,是宗喀巴的母親背水時,累了頂靠的石頭,因為母以子為貴,自然成了塔爾寺的參觀重點,遊客的鎂光燈不停閃亮,當然我也不落人後。

    中午在小街用餐後,一路順著滾滾滔滔的黃河前行,地勢慢慢朝下,除河岸邊一些農作物外,放眼四周都是荒山,乾旱貧脊。黃泥披成的平頂屋子,看得出老百姓生活過得辛苦,但他們樂天知命,雖是泥造的房子,屋子低低矮矮的,看來簡陋但冬暖夏涼,平面屋頂,還可以充分利用,用來曝晒穀類、枸杞、藥材等。身處在西北的惡劣環境中,心情的感受最是奇特,只能用錯綜複雜來形容。

    殘破的公路上,黃土飛揚,路旁成堆的西瓜,吆喝聲不絕於耳。原來是瓜果成熟時節,我們趕緊下車,挑了幾個看上眼的。這是人類運用智慧,在荒山窮水中,創造的成果,特別甘甜。車子繼續的在狹窄的黃河谷地,奮力往前跑,跨過黃河『中山大橋』,最後到了甘肅蘭州的『寧臥莊賓館』,舊地重遊多了一份親切感。晚上大家在賓館排隊,打電話回台灣,向家人報平安,以此結束整個青藏高原之行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tu383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