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是一個晴空萬里的好天氣,清掃過的柏油路面和人行道地磚一塵不染。在街角的拐彎處,一對藏族夫婦站著兜售酸奶,這玩意兒領導有興趣,她想買一點品嚐,卻苦於找不到容器。藏民買酸奶多用塑膠袋裝著秤,再提回家食用,不像我們裝在容器讓人選購。早上我們想去靈雀寺轉山,先經過縣政府辦公處,再沿著斜坡前行,然後穿梭在藏屋間的巷子裡,跟著也要去轉山的藏民走,肯定是對的。廣場邊有一間幼兒園,有的小孩自己來,有的結伴,有的被父母拉著來的。

 

 

    道孚的藏式民居,有其獨特的建築風格,它採用巨型原木當支架,搭建完成的大木屋,以石材砌成外牆並用泥巴敷牆。從外觀看來,只有棕白2大色系,白色的是牆壁和屋頂,木結構則塗上棕色顏料,花窗使用黃紅藍3色繪成圖案,大門上都鑲嵌醒目的獅頭大銅環,凸顯出漢藏文化的融合,整體展現絕佳的藝術水平,在藍天白雲、青山綠水的輝映下,任何人只要置身其間,都會被這無形的藝術氣息所薰陶。吉祥如意是藏胞精神生活上追求的目標,這家人就把這4個字雕刻在窗戶上面,真是有品味的裝飾。

 

    我們沿著山路順時針而行,過山門而不入,對面山頭繫上白雲的景色雅而不俗。宋大哥回頭瞧見一披肩老者過來,趕緊補上幾個鏡頭,等他靠近再一起分享拍照內容。途中經過一間屋宇,裡面有幾個大經筒,我們也隨俗進去轉了一圈。走累了,就在路邊木板鋪成的座椅休息,在這裡轉山的藏胞和你我一樣慈悲友善,有任何問題請教他們,通常都會得到友善的回應。到達最高處的白塔,轉了3圈,往下看,靈雀寺全景盡收眼底,遠處的吊橋依稀可見,那河的對岸正是昨天下午去過的地方。宋大哥的鏡頭,可能轉到不該轉的地方,身旁突然冒出一個人來警告,問說有什麼政治目的沒有?經過溝通解釋後,還好沒事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   轉山足足花了一個鐘頭,回到山門入口處,跨過彩繪的木製山門,裡面放養幾隻公雞,我的腦勺突然掠過一個念頭,難不成這些公雞就是靈雀?這靈雀寺位在道孚縣北郊的山坡上,隨著山勢起伏而建,形成階梯式的建築群,四周圍以高牆,高牆外是藏式民居。寺裡的主體建築為3層樓高的大雄寶殿,大殿旁的屋簷停留2隻紅嘴烏雀,很大方的對我們示好,到底雞是靈雀,或者紅嘴烏雀才是靈雀,又把我們搞迷糊了。由於勝利白塔正在進行法會,大部分喇嘛都去支援,留守的喇嘛好心讓我們進入大殿參觀,並允許拍照。殿內有逼真的塑像與彩繪,供奉大小金佛百餘座,10幾根木柱漆得火紅發亮。整個大殿的外型莊嚴肅穆,除了展現民族特色外,更深具濃郁的宗教色彩。

    靈雀寺設有4道山門,我們從另一道出來,2位轉山的女喇嘛,在這裡又和我們碰頭。前面斜坡路口陰涼處,橫放幾根木柱,我們就坐著聊天,一部綠色計程車載來一位老婦人,下車後主動對我們招呼,邀我們到她家坐坐,就幾步路而已。她家圍牆裡的庭院,支架上的葡萄藤綠意盎然,媳婦又是泡茶,又是糖果餅乾的招待客人,3歲小重孫表演一段迎賓舞,趣味十足,逗得大伙開懷大笑,領導趕緊拿出米老鼠鎖匙圈當獎品,這東西他一定喜歡。

    老婦人王凱玲漢人,是老知青,1952年帶著滿腔熱血,從康定來道孚支援邊疆建設,藏族老公已歸西。看她們一家人和樂融融,衣食無缺,生活過得稱心如意,在藏區可是人人羨慕的模範家庭。她邊聊天,邊削蘋果,一定要我們吃,桌上的糖果種類多,也多是高檔貨,比起我們隨身攜帶的糖果毫不遜色。沒多久,她的孫女回來了,坐下來陪我們聊上幾句。考慮到她老知青的身分,我們沒敢告訴她打從台灣來,只說來自福建。因為她家大門剛完成整修,圍牆外的走道上擺了一長串紅色鞭炮,準備燃放討個吉利。

    午休過後15點多,我們要去位於縣城東南面,紐日河畔的勝利白塔湊熱鬧。起先經過道孚縣敬老院,藏人的敬老可是玩真的,年輕人打從心底崇拜老人、尊敬老人、服從老人,好像我們以前也是這樣,後來就不這樣。去勝利白塔的路邊,看到幾處搭建中的木柱樓房,旁邊有一龐大的方形馬尼堆,四周陳列大小不一的轉經筒。廣場入口處,有擺攤賣零嘴的,最能吸引小朋友光顧。藏民都攜家帶眷參與盛會,一家人聚在自備的帳篷或大型陽傘下,有的坐在大會準備的長條木頭上,等待喇嘛來為他們祈福禱告。

    勝利白塔由中央主塔和24座小佛塔組成,大小塔均呈寶瓶狀,主塔高53公尺,為藏區最高的佛塔,塔內有木梯可攀登塔頂。全塔16個佛堂中,分別供奉佛祖雕像,以及寧瑪、薩迦、噶舉、格魯4大教派的始祖和護法神像,難得集各教派於一堂,廣受各方信眾崇拜。這下午還好陽光轉弱,讓大家得以久待廣場,整個會場上我們4人是異類,走到哪都很顯眼,最大好處是不易走丟。藏民分批轉經筒,我們登上白塔2樓,有喇嘛在誦經。一樓底部,也置滿轉經筒,很多喇嘛席地而坐,誦經聲此起彼落。

    黃昏時刻,藏民才紛紛離去。我們跟著群眾走向斜坡的住宅區,有人邀請去她家參觀,走到半途卻忘了這回事。我們繼續往前走,反正每條道路都可回到縣城,不用擔心迷路。領導的現代背包和藏族的傳統背包,正好出現在同一畫面,形成有趣的對比。一路上家家戶戶都種植蘋果樹,已經結成小果,8、9月肯定滿城蘋果香。『扎西德勒』是我們與藏胞打招呼的常用語,意思是吉祥如意。這2天吃飯時,經常碰到喇嘛化緣,或乞討者,只要給一個,外頭就進來一堆,真是受不了。可能是水壓不夠,晚上沒熱水洗澡,服務生說正在修理,可一直沒修好,最後下樓提來幾壺熱水瓶,才解決問題。女服務生講話聲音調子高,像公雞不停呱呱叫,老遠就聽到啼聲,她看上領導的裝備、服飾,這也喜歡那也愛,還開口要買,當然最後沒賣也沒給。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tu383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9) 人氣()